有篇短篇的英文小說 "The Street That Got Mislaid."
是說一個掌管檔案的公務員 在資料夾發現了一份遺失15年的資料
因為這份資料的遺失 使得一條街被政府遺忘了15年
彷彿是一個沒有政府的世外桃源(想想15年 稅單寄不過來喔)
那個公務員去尋找那條被遺失在官僚制度下的大街
原來都被制度化的生活 跟 意外發現體制外存在的對比
構成了這篇小說
撇開當中聊到的官僚制度 政府的功能 人們生活與政府的存在等等...
我倒是想起了一件事情
上份工作 高雄縣林園鄉是我的調查範圍之一
因為要進行訪視調查 所以要從戶政檔當中抽樣
抽樣的方式 是採取分層抽樣的
先在林園鄉中隨機抽起一定比例的鄰
然後再被抽到鄰當中 隨機抽取一定的戶數
在研究的過程中 不經意的發現
我從戶政檔當中 所有的家戶資料來自522個鄰
而在林園鄉的戶政事務所(就在他的網頁上)說林園鄉有524鄰
戶政資料怎麼會少2個鄰勒 戶籍在林園鄉的每個人都應該在裡面
戶籍資料有缺?? 缺了兩個鄰??
對我的工作來說
這現象對於研究的影響很大
(如果在意研究的品質的話)
研究抽樣的目標群體是來自524鄰 還是522鄰
所抽樣出來的結果 代表性是不同的
能說是 失之毫釐 差之千里
也能說是 象牙塔裡的學者的迂腐 吹毛求疵
研究經費要花下去 卻遇到這種超乎想像的事情
"跟政府要的資料 少了兩個鄰"
"拿資料的時候 怎麼沒有檢察到"
重新確定幾次 發現這個現象之後
硬著頭皮跟老闆說
連老闆也頭大起來
(恩 我老闆是個重視研究品質的人 不會和稀泥)
想了好久 沒辦法解釋
只好打電話去戶政事務所問問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為何要拿有缺的資料來心機我!!"
戶政事務所的小姐說.....
她們的資料 在那2個鄰 沒有任何家戶資料
就是沒有住戶的意思
因為 鄰 這個戶籍單位
是從某條路的幾號 到幾號 這樣定出來的
那在這兩個鄰的位置 沒有任何戶籍登記
(我直接就想像到 路的兩旁都沒有人家)
就這樣 事情解決了...(對研究來說)
不過 我還是不知道 那兩個鄰 到底有沒有人家...
有沒有人有興趣給我去研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