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再多一個大螢幕 24吋
想要有隻鋼筆
想要張mirra chair
這些都要在辦公室用~~~~
這樣我會離不開辦公室唄~~~
幾個月前才想要買個3M的護眼檯燈
再反覆思量的時候就有新聞說 那會散發有害物質(哪一種 懶得找 忘記了)
然後 那檯燈就全面下架了
之前的比價 評估 好像都是假的一樣
螢幕方面 就想要接雙螢幕
雖然不是很需要 但是很想要阿~~~
有這樣多方便阿 可以互相比較檔案 同時多工處理事情(謠傳 這還有科學證據可以增加效率)
鋼筆 自從到了竹南之後
就沒有再用鋼筆了
因為這邊的文具店也不好買墨水
但是又好像要有用鋼筆的感覺
在PPT文具版一直看 就會慢性中毒
現在連要買的店家都找好了
鋼筆還是要試用一下 摸索一下筆的重心 重量 順不順手
所以 還是要去現場(重慶南路 與 武昌街口 )
不過 我擔心 就像買現在的螢幕一樣
因為比價太麻煩
一時衝動就買了
結果買到16:9的24吋螢幕
雖然 我使用起來覺得沒啥差
但是 心情還是覺得怪怪的
在竹南買東西還真是不方便
mirra chair
再買一個實在是很大的投資
而且 放在辦公室也很怪
這不是院內財產
也會被問....
唉 不過 這椅子坐起來真的很舒服阿~
已經買了個椅子 卻每天做比較久的 不是他~~
這太不划算了~~
想要的東西這麼多 一整個就是很敗家
還一直買書 看書
呼 mirra chair還是不要想了
花錢找麻煩
鋼筆 恩 等 薪水總算來的時候 再考慮
螢幕喔 那...等工作量高的時候 可以想想
不過 如果有了 我在辦公室的時間 就要增加了
這樣不就違反「追求閒暇效用的最大化」(誤)
這樣下去實在是不行
還是好好花時間 校正自己的生活~~~
--
人土土金金金
星期日, 5月 31, 2009
星期五, 5月 08, 2009
SAS proc contents
手邊的資料有多個變數,要寫個程式檢查一下。
希望呈現的結果是變數的名稱 格式 與 樣本數 遺漏值
google到些關於proc contents的SUGI
研究整理一下 寫出符合自己需要的程式
分析經常會遇到有許多變數 特別是大規模的調查
研究設計者也都會盡可能的多蒐集資訊
變數"成百上千"是相當常見的
同時變數當中遺漏值的情形也更為常見
對於分析來說 知道變數與遺漏值的情形
是分析初期很重要的工作
數據(data)指著三件事情
一是數據的名稱(data name)
二是數據中的變數(data variable)
三是數據中變數的值(variable value)
分析時 能一次呈現這三種東西應有助於分析者對於資料的了解
stata當中有 describe (簡寫des) codebook指令可以呈現上述的動作
sas也可以從proc contents來作簡單的呈現
我接觸sas雖然較早 但是也是最近才開始用proc content
stata的資料檢查指令相對來說方便清楚很多
寫到這邊 我開始思考
為何我堅持要寫的sas程式來完成
(可能要寫上百行+參考一堆資料+修改試驗多次)
stata用2個指令就能完成的事情
目前遭遇的第一步困難就是
SAS proc contents呈現的結果
out時會依照變數的名稱依字母順序排序
而非依照原來再數據中的狀況排序
雖然有position這選項可以在output中呈現變數原來順序
但是 ODS html (結果另存網頁檔 可以匯到excel)還是不太行
我摸索看看
--
人土土金金金
希望呈現的結果是變數的名稱 格式 與 樣本數 遺漏值
google到些關於proc contents的SUGI
研究整理一下 寫出符合自己需要的程式
分析經常會遇到有許多變數 特別是大規模的調查
研究設計者也都會盡可能的多蒐集資訊
變數"成百上千"是相當常見的
同時變數當中遺漏值的情形也更為常見
對於分析來說 知道變數與遺漏值的情形
是分析初期很重要的工作
數據(data)指著三件事情
一是數據的名稱(data name)
二是數據中的變數(data variable)
三是數據中變數的值(variable value)
分析時 能一次呈現這三種東西應有助於分析者對於資料的了解
stata當中有 describe (簡寫des) codebook指令可以呈現上述的動作
sas也可以從proc contents來作簡單的呈現
我接觸sas雖然較早 但是也是最近才開始用proc content
stata的資料檢查指令相對來說方便清楚很多
寫到這邊 我開始思考
為何我堅持要寫的sas程式來完成
(可能要寫上百行+參考一堆資料+修改試驗多次)
stata用2個指令就能完成的事情
目前遭遇的第一步困難就是
SAS proc contents呈現的結果
out時會依照變數的名稱依字母順序排序
而非依照原來再數據中的狀況排序
雖然有position這選項可以在output中呈現變數原來順序
但是 ODS html (結果另存網頁檔 可以匯到excel)還是不太行
我摸索看看
--
人土土金金金
星期四, 5月 07, 2009
越南咖啡
上次回高雄碰巧順便買越南咖啡
(常打成開飛)
回來之後幾乎每天再泡(幾天前還幫人泡2杯)。
之前有考慮摩卡壺,但是有點貴(1K or 4K)
而且還要有加熱的裝備 有點麻煩
越南咖啡就簡單很多 也很便宜(咖啡壺/190+1000 g的咖啡粉<1K)
(唔 網路引用好麻煩喔 我想直接盜圖)
因為辦公室有熱開水(只講有熱水怪怪的 好像可以洗澡的樣子)
從準備到泡好大概只10分鐘
非常的方便
現在還在摸索泡的技巧
咖啡粉放下後
是否要壓得很密實
再去加熱水
可是這樣好像會變得比較酸/苦
我還是隨意風格就行了
幫別人泡過之後發現
一杯大小的咖啡壺
其實是很個人的東西
或是說很一個人的東西
我怎麼會選擇一個那麼適合單身人的用品
還用的那麼快樂而不自覺
如果咖啡變得只是很個人的享受
這樣就沒有喝咖啡聊是非的fu了
(唔 我也沒有特別愛這樣的fu)
楊P說 咖啡就像愛情一樣
每次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不同於長久喝會讓人回甘的茶(那是婚姻的feeling)
我躲在辦公室的角落喝著咖啡
就好像偷偷地品嚐愛情的滋味一樣
既然是這樣就不要太拘束於形式/技巧了
PS 這不是自暴自棄
--
人土土金金金
(常打成開飛)
回來之後幾乎每天再泡(幾天前還幫人泡2杯)。
之前有考慮摩卡壺,但是有點貴(1K or 4K)
而且還要有加熱的裝備 有點麻煩
越南咖啡就簡單很多 也很便宜(咖啡壺/190+1000 g的咖啡粉<1K)
(唔 網路引用好麻煩喔 我想直接盜圖)
因為辦公室有熱開水(只講有熱水怪怪的 好像可以洗澡的樣子)
從準備到泡好大概只10分鐘
非常的方便
現在還在摸索泡的技巧
咖啡粉放下後
是否要壓得很密實
再去加熱水
可是這樣好像會變得比較酸/苦
我還是隨意風格就行了
幫別人泡過之後發現
一杯大小的咖啡壺
其實是很個人的東西
或是說很一個人的東西
我怎麼會選擇一個那麼適合單身人的用品
還用的那麼快樂而不自覺
如果咖啡變得只是很個人的享受
這樣就沒有喝咖啡聊是非的fu了
(唔 我也沒有特別愛這樣的fu)
楊P說 咖啡就像愛情一樣
每次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不同於長久喝會讓人回甘的茶(那是婚姻的feeling)
我躲在辦公室的角落喝著咖啡
就好像偷偷地品嚐愛情的滋味一樣
既然是這樣就不要太拘束於形式/技巧了
PS 這不是自暴自棄
--
人土土金金金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