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6月 25, 2006

在無人之境

在九把刀的網誌上 看到他跟他小九歲的女友的故事
他提到沒有共同的曾經
也許對於一個六年級的台灣男生來說
不知道 趙傳 王傑 張雨生 的人
應該跟外星人差不多
以上的言論 個人主觀的成份很重



講這些也是想要 講講自己的女朋友
我們相差四歲 雖然只有四年 可是我們之前
卻缺少了那些曾經
我要的那些曾經
一直覺得這是個問題
她不能理解我的周星馳 不能接受我對影片 閱讀的執著
唉 我的抱怨 就好像 那些讓老婆當棒球(足球)寡婦的男人一樣




所以 說這些我只是要好好想想我自己
我接受這些 經歷這些 心靈物件的動機
是要尋求認同嗎?
花時間讀一本書 只是為了要有人跟你討論
為了這件事情 大量的閱讀
長時間的累積 就是要為了
在未來的某一天
與某人有一段愉快的談話
有那種 瞭解 共同經歷的感覺?



其實 這種愉悅 並不是相當的好
太容易受到污染 或是說 會因為過於期待
對這關係的感覺要求 很高
想要很完美 很契合 甚至
還想要有所 領悟 成長
說實在 在我的大男人主要作祟下
還沒有女人讓我有這種感覺過



然而 閱讀 對我來說 還有解緩焦慮的功能
觀看別人在一樣的環境下
怎樣的決斷 怎樣的處理
相信 他山之石 可以攻錯
相信 以人為鏡 可以明得失




但是 在現在
我比較能接受
從閱讀能瞭解自己
或是 更白爛的說 閱讀 只是閱讀
在自己的世界
就只是為了 在自己的世界
與世隔絕 猶如孤島



只適合在無人之境 因 我的心太小
只容的下我自己 容不下別人
在無人之境 自己的世界 才能覺得自在
我很不會為別人想
只想在我自己的世界 依我自己的邏輯
過的好好的

我只能從我邏輯演化出來的想像
去猜測 去模擬 周遭人的感情跟想法
我顧不到別人的感覺
所謂為人體諒著想的行為 話語
只是我想要完成自己理想行為的手段
我總是習慣 在我想像的舞台上
當我的導演 編劇 跟主角

這種想要掌控的感覺跟慾望 也許
我還滿適合當藝術家



品味自己的閱讀感 與 過去
卻發現 喜歡這樣的心境
也需要更多的閱讀 跟 經歷
但是 去更不需要身邊有親密的人
也不需要親密的關係
這種情緒 真是需要開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