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有壯志,讀太公六韜。言及君臣之禮,「為上惟臨, 為下惟沉。臨而無遠,沉而無隱。為上惟周,為下惟定」。意思似易經「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 。這意思我不太懂,把事請講白不是更好做事,沒有良好的溝通怎麼能維持有效率的工作關係??最近「如果這是宋史」讀到寇準,講到他人生的敗筆就是,在真宗不能視事,預將其虛位為太上皇時,卻因消息不走漏,被貶官之雷州。他有理想想要改變國家,卻因為這樣的保密基本工作沒有做好。整個人就廢了。
想想自己也滿像寇準的,只是沒有他那麼大才。
高天流雲說寇準是個遠視眼
比別人看得遠 極有遠見
卻沒看到腳邊的大洞 摔了進去
又說 他其實也是瞭解人情世故 政治紛爭
只是責任心太重 很多事情又太須要他了
讓他成名(甚至敗名)的事情
沒他 還真不行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力往狂瀾的 明朝也不過有個于謙
只是 我不太喜歡那種覺得責任都在他身上的人
當然 也是知道 集體負責就是集體不負責的意思
歷史 簡單多了
只要用種價值觀 去隨意的批評就行了
後果都知道
那種猶疑難定 鮮少從書中顯現
--
人土土金金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