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8月 21, 2007

心懷善意嗎?

有朋友在美國唸書 回來補修經濟課程
跟我談到台灣的單一價值觀
要求女生要瘦 要白
要讀書 工作 結婚 生子
她覺得格格不入 

想要唸書 是自己的事情
自己的身體 更是自己的事情
在國外沒有人會管他

關於 這邊的社會是單一價值觀
國外的社會是多元價值觀 沒有什麼意見
這種東西 講幾十年了

我比較有興趣是之前讀到的觀點

經常會有人 因為心懷善意去勸人家做很多事情
勸人家瘦 勸人家白 努力 向上 認真 等等
所謂的良好特質
覺得是忠告 

甚至想要去改變人家的行為
我們的教師 政府官員 不是經常這樣心懷善意

就因為 心懷善意 就這樣切入人家的生活
拿自己的價值觀套在別人身上

如果 今天心懷善意 就能切入別人生活
那如果是惡意呢 誰來分辨善意 或 惡意

就因為 心懷善意 就可以不尊重他人
就因為 念萬卷書 就能強迫別人的生活

這樣跟過往的野蠻 有何不同 
只是所依侍的東西 名稱不一樣而已

我相信 一個人真的有需求
或是 你想要他有需求 一定有其他方法
想要別人健康
可以提出誘因 讓他的行為改變
這就像種交易 吸引人來買東西
自由意志 還是在
但是 可以被吸引
而非被強迫

人各有志 誰也不必勉強誰

也許 就是這樣的尊重 
讓我變得比較無力 而孤獨
也比較沒有自信

我不想要去改變人家的行為
屬於自己的責任已經太多 其他的我負擔不起

也許 就像楊朱說得
大家都為己的 也許世界會更好
亞當斯密 也有相似的論點
世界那麼美好舒適 不是因為 仁心善行

我們的社會 都太期待 善長仁翁
喜歡人情味 充滿了善意 喜歡幫人家做決定
所以 我們都離尊重 很遙遠

也就比較沒有法制 比較不能保護保有自己的東西
尤其是人格特質與自由意志

希望好友 保持真我 
做自己想要的事情 不要活在別人的框架之下
慢慢擺脫那種溫柔的壓迫
也希冀 我也能夠
--
人土土金金金

沒有留言: